~沒事去騎車,有事騎車去~是嗎?你少來!
是是是....你最帥,因為我沒去...哈哈!我那日和白董聊了一下,他把我銀PP的設定批了一頓。他基本上說:座椅有一個必要的位置,而且和大家的認知不同,他認為膝蓋位置不必和姆指球切齊,而是要往後3~4CM(他還SHOW了好幾個環法車手的相片),因為這樣腳往上抽的力量會加大,而且他說人的腳的力量向上抽是大於向上壓的。然後把手位置要低,比座椅低9~11cm。因為他認為這和柔軟度無關,沒有人是把背壓到最低的情況下騎車的,但調到最低時你上坡抽車可以有較佳的前輪壓力,會更有效率。我試了一次中社(上週三,為了怕受傷的惡夢還加了臏骨帶),還沒什麼明顯的FU,也許是心理作用,好像上坡順了些。下次再把把手下移試試。
還好你沒去,不然我的風采就被搶光了XD各家Fitting大師對於自行車fitting都有不同的見解,就跟理論一樣,大家有共識的最後就會變成定律,尚未有共識的就變成理論或者觀點,以環法車手來看是最佳解也不是最佳解,環法選手可能本身就易於常人,不論是小腿或者大腿的肌力與脂肪含量,另外就是選手的目的跟自己的目的到底相不相同?把手位置要低,比座椅低9~11cm。小驢葛格...這是你腿長啊!我就算用650c落差也不過就5cm而已,我也很想落差超過10cm啊啊啊啊XD剛改Fitting不一定會馬上有效果,因為你之前習慣跟使用到的肌肉群可能跟新的設定有所出入,至少也要騎個30~50km,多嘗試同時記錄不同的設定有怎樣的效果,才更有參考價值,個人覺得Fitting絕不可能一次到頂....所以Fitting真的很有趣。
張貼留言
Roy Tanck's Flickr Widget requires Flash Player 9 or better.
2 回應:
是是是....你最帥,因為我沒去...哈哈!
我那日和白董聊了一下,他把我銀PP的設定批了一頓。
他基本上說:座椅有一個必要的位置,而且和大家的認知不同,他認為膝蓋位置不必和姆指球切齊,而是要往後3~4CM(他還SHOW了好幾個環法車手的相片),因為這樣腳往上抽的力量會加大,而且他說人的腳的力量向上抽是大於向上壓的。然後把手位置要低,比座椅低9~11cm。因為他認為這和柔軟度無關,沒有人是把背壓到最低的情況下騎車的,但調到最低時你上坡抽車可以有較佳的前輪壓力,會更有效率。
我試了一次中社(上週三,為了怕受傷的惡夢還加了臏骨帶),還沒什麼明顯的FU,也許是心理作用,好像上坡順了些。下次再把把手下移試試。
還好你沒去,
不然我的風采就被搶光了XD
各家Fitting大師對於自行車fitting都有不同的見解,就跟理論一樣,大家有共識的最後就會變成定律,尚未有共識的就變成理論或者觀點,以環法車手來看是最佳解也不是最佳解,環法選手可能本身就易於常人,不論是小腿或者大腿的肌力與脂肪含量,另外就是選手的目的跟自己的目的到底相不相同?
把手位置要低,比座椅低9~11cm。
小驢葛格...這是你腿長啊!
我就算用650c落差也不過就5cm而已,
我也很想落差超過10cm啊啊啊啊XD
剛改Fitting不一定會馬上有效果,
因為你之前習慣跟使用到的肌肉群可能跟新的設定有所出入,
至少也要騎個30~50km,
多嘗試同時記錄不同的設定有怎樣的效果,
才更有參考價值,
個人覺得Fitting絕不可能一次到頂....
所以Fitting真的很有趣。
張貼留言